楞伽经17 :出家的人最难能可贵的就是阅读律藏,因为在家居士很多戒律他不能看
凡有言谈皆无实义,用嘴巴或文字说法,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,万不可执著于文字,误了自己!
楞伽经(一)17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s0679abeonz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《楞伽阿跋多罗宝经》慧律法师讲座
楞伽经(一)17
(在此感谢各位把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!)
深海我们都没办法去,只有靠科学家的那个影片,一直深入、一直深入,到几千公尺,或者是几万公尺底下,那个海平面,水的压力是很大的,诸位,你有办法想像吗?如果我们把一个人用潜水艇把它慢慢的,慢慢的沉到深海,你知不知道,如果把他突然放出去的时候,会发生什么事,爆掉,所有的骨头都碎掉,那个压力太大了,水的压力太大了,水的压力非常非常的大,我们的身体,如果你潜到深海去,把那个人丢出去的话,他的身体,砰,马上就爆掉了。骨头全部都碎掉,承受不了那个水压,因此这个放光的地方,其实不用到外太空,地球深海的地方就有。
所以全世界有三大的奥秘,就是科学家难以理解的,(第)一、外太空,那么最近最有名的就是霍金,英国的物理学家霍金,史蒂芬霍金最有名的啦。一直坐在轮椅上啊,全世界的权威。第二、深海,深海这个领域,这科学家探讨进去的时候,讲了一句感叹的话,这位科学家深海潜进去的时候,他说:我们了解深海只能了解深海、大海百分之十。还有百分之九十,我们实在没有办法去了解。第三个最神秘的地方,就是人的色身,有一个小女孩六岁,她怎么样就是没办法成长,这是国外的,美国的,她没办法成长,她六岁才十磅,一般人六岁的孩子要四十磅,她才十磅,就像婴儿一样的重,美国动用到最高的科学、医学,包括核磁共振,那核磁共振就是磁力线扫描,再来抽血检查,检验DNA,还有检验她的染色体,为什么这个小女孩一出生,她就长不高,是脑下垂体,脑下垂体如果正常的位置,那么她就会正常的发展,那脑下垂体被压迫了或者是移位,那么我们一辈子的身高,她就被束缚住了,脑下垂体,生长激素没办法促进那个全身的成长。
脑下垂体移位,你知道吗?这个美国的医学给这个小女孩彻底的检查,一、染色体没问题,二、DNA 没问题,三、脑下垂体没问题,可是就是长不高。考倒所有的美国的医生,最后再去找一个遗传学的医生,这个遗传学医生说,我从遗传来看也看不出端倪。不晓得她为什么,我们只能说医学到目前为止,没有办法解开DNA最微细的变动的密码,还是没办法。这六岁不会讲话,眼睛眨一眨,就像洋娃娃一样,躺在那边,用推车,推去百货公司,美国都是这样,小孩不可以单独放在家里,小孩单独放在家里会罚钱的啊,大人出去小孩子一定要带出去的,就用推车推出去,走到那里都说,哎呀!这个小Baby好可爱,好说不是小Baby,已经六岁了,不会讲话,眼睛就眨一眨,眨一眨,所有的医生束手无策,到现在就是这样,是很可怜。
印度也有一个很可怜,印度有一个小男孩,这个小男孩这个身体,怎么样?挂着一对双胞胎,没有成长、成形的,兄弟身体的两只脚,两只脚就挂在他胸前,印度,一个小男孩,现在十一、二岁了,(两只脚就)挂在他胸前,结果他的衣服特别的宽松,整个村庄大家都在看他,因为他胸部多两只腿,很大的腿,那就是发育不全的连体婴,结果没有长成,后来他的爸爸妈妈也很穷,那么印度的国家,往南方一千多公里处,有这个医学的机构,愿意免费的把他切除,后来再把它用核磁共振来扫描,看看有没有共同的肝啦,有没有脊椎,切割有没有生命的危险,后来发现没有问题,没有问题就把小男孩这两只脚给切割掉,人家福报就比较大了。那美国有一个就更不幸了,叫做尼克,四十岁,他的身体像十岁的小男孩,眼睛看不到,盲人,耳朵听不到,他的爸爸妈妈都是澳大利亚的人,后来没有办法,就坐飞机到美国的加州(California state)再去检查以后发现他,这个过程很复杂,他脑下垂体移位,这是跟遗传没关系,是父母,是在母胎里面的时候,压力太大,还有做某一种不确定的运动,因此变成后天性的脑下垂体的受损,结果他的孩子一出生,就是长不高,就是长不大,他的弟弟已经长高到一百八、九十公分了,他的哥哥才一点点,他的弟弟可以抱着他的哥哥走动,他的弟弟一百八、九十公分,他的哥哥才一点点,始终长不高,我看到这样的报导,内心感触,如果你看到电视这样报导,你该怎么办呢?所以我很喜欢这种节目。
因为这样你才知道,别人的不幸到什么程度,别人的痛苦到什么程度,不过这个国外,有一点需要台湾人学习的,这一点我跟你汇报一下,美国这对夫妻生了四个,她们对于这个残障的女儿,特别的呵护,她讲了一句话,我非常的感动,这个小女孩无论什么东西,其他的兄弟有的,她一定有,因为她爬不起来,她讲了一句话,我非常的感动,记者就问她说,你这样一个女儿你有没有很大的感伤跟感触,她说:没有,我跟我的老公都认为,她是上帝赐给我们的礼物,所以我们物别的珍惜。很感动。非常感动。她不会厌倦这个女儿,她认为这是上帝赐给我们的礼物,要我们好好的照顾她,很感动的,所以这个国外的,对这种残障人士的一种尊重跟呵护,看了认人家非常感动,付出去的爱心,她的父母亲绝对没有放弃她,这个就讲到题外话,一种感动啦。
【诠论】此段唐译作:“何故诸国土,犹如日月形,须弥及莲华、卍字师子像?何故诸国土,如因陀罗网、覆住或侧住,一切宝所成?何故诸国土,无垢日月光,或如花果形,箜篌细腰鼓?”
◎【云何为化佛(87)?云何报生佛(88)?云可如如佛(89)?云何智慧佛(90)?】整句的意思就是说:我们(的)本觉理体本来就离开种种的名相,为何佛还要分为,云何佛又要分为,应化身的佛,(第)一、叫做化佛,为什么又有一个,又分为报身佛,第二个(叫做)报佛,什么是“报身佛”?又什么是“如如”,(如如)就是真如,就是“如如佛”,那么什么叫做“智慧佛”?因为我们的本觉会照,会显种种的照,就是妙用,所以称“智慧佛”,诸位,这个“如如佛”如如是体、智慧是用,所以这两个加起来就是法身佛。如果讲四佛,就多一个智慧佛,如果讲三佛,就是法身、报身、应身,整句贯串起来的意思是说,我们的觉体本来是离一切名相的,为何还会有化佛、报佛、如如佛、智慧佛的分别呢?既然万法不可得,为舒畅么还分化佛、报生佛、如如佛、智慧佛,为什么要这样分呢?
【注释】“化佛”:即是应身佛,随机示现故称为化,“化”亦是变化之义。“报生佛”:即是报佛,由其往昔修因所得,故称报。“如如佛”:“如如”即是真如,体性不二称为如如佛。“智慧佛”:“智慧”是本觉;本觉显照称智慧佛。【义贯】觉体本离名,而为何会有“化佛”、“报佛”、“如如佛”、“智慧佛”之别?(若合如如佛与智慧佛为法身,则有三身、四佛之别。)三身就是应身、报身、法身,那么四佛,就是化佛、报身佛、如如佛、智慧佛,名相不一样而已。
◎【云何于欲界,不成等正觉(91)?何故色究竟,离欲得菩提(92)?】我先解释一下,为何佛的报身佛,千丈的报身佛不在欲界成佛,因为在欲界成佛只有应化身佛,丈六金身的应化身佛,变成有始有终的应化身佛,云何在欲界不成卢舍那的报身佛,为什么成卢舍那的报身佛,一定要在色究竟天呢?叫做云何欲界不成等正觉,等正觉就是正遍知觉,为什么在欲界不成就卢舍那的报身佛,这个卢舍那的报身佛何故一定要到色究竟天,色究竟就是色究竟天,离欲界于色究竟无顶天而才得菩提呢?那个报佛太大了。从经典里面讲,不是我们丈六金身这么一点点,无量的庄严相,叫做千丈卢舍那佛。
【注释】“等正觉”:即正“等正觉”,亦即梵语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”之汉译。“阿”为无;“耨多罗”为上;“三”为正,“藐”为等;“三菩提”,正觉。成等正觉,即是成佛之义。“等正觉”之“等”,为平等、普遍之义,故等正觉又译为“正遍知”,或“正遍知觉”。什么叫做正遍知,无所不知,而且是正确的知,不是邪知,无所不知叫做遍知。“色究竟”:为色界之最高天,色究竟天,又称无顶天,以其为色界之顶,于色界天与欲界天中,更无高乎其上者,故称无顶、或究竟。
【义贯】为何报身佛庐舍那佛,不在“欲界”成佛?而在“离”于“欲”界之色界无顶天(“色究竟”天)成正觉?(经中说十地菩萨当寄住于色究竟天,由诸佛灌顶而成佛。)其实卢舍那佛来到人间,来成佛也会让我们吓一跳,他的身体有多高呢?有千丈,那比101还高,如果他来裟婆世界示现,你看到也会很吃惊,哪里有这么大尊的,所以我们的身高,正报跟依报,佛来示现就要跟我们差不多的。说佛是丈六金身,丈六金身是多大,你有没有办法想像丈六金身,我是五尺两寸半,刚好是我的三倍高,示现在印度的时候,那这个尺寸,丈六跟我们中国的尺寸是不是一样,就不知道了。我们说几尺几尺,或者几公尺、几公尺,那么两千五百年前的丈六,跟我们今天的丈六,讲的是不是一样,那就不知道了,就像我们现在三国时代关公,说有的人,关公那一匹叫胭脂马,那只刀叫做什么,偃月刀,是不是?关公的那只刀,说那只关公的刀,好几个人一起抱,不一定抱得起来,关公耍的那个大刀,好几个人去抱,抱不起来,他还要骑在马背上,那只关刀还要耍大刀,还要砍人喔。
依此来推想,三国时代的那个时候的关公,身高有多大,我去长城,北京附近那个长城,人家说来到大陆,要去长城,不上长城非好汉,就去看那个长城,去看了长城以后,吓一跳,它一个阶梯,一个阶梯这么的高,(师父用手比划,大概一尺)哇!阶梯距离这么的高,我就问那些比较内行的人,说:哇!这个长城的阶梯怎么会这么高,一个阶梯落差那么高,他说:古时候的人,人高马大,真的是这么高,很高。那个如果我们来爬要很吃力,大概还爬得上去,很吃力,明朝建的这个长城,人在跑动,现在的人就不行。就差很多了,可能时空不一样吧,。
◎【善逝般涅槃,谁当持正法(93)?天师住久如(94)?正法几时住(95)?】“善逝”我们说跟如来刚好相反,善就是好,逝就是去,我们说如来,就是乘如实之道,而来度化众生,所以称为如来。那么佛另外一个名词,善逝也是佛囉,就是佛如来,佛乘如实之道而去,就是说,佛悟到了究竟真如,去也是真如,所以善逝,这个逝就是去,虽去无有能所去,乘如实之道而去,叫做善逝。乘如实之道而来,叫做如来。所以这个善逝叫做好去,所以如来,善逝。般就是入,“涅槃”,般涅槃就是入涅槃后,“谁当持正法”加一个由,理由的由,由谁来,“当”就是住,住持正法,由谁来住持正法。那么这十个字的意思是,如来,善逝,好去的善逝,当他入涅槃后,涅槃的后面加一个后,意思就看得更清楚,佛入涅槃后,由谁来住持正法呢?
接下来,“天师”就是天人师,天师就是天人师,就是佛啦,“住久”这个久的旁边用个?号,将住世多久,如暂时不要念,那么如要接后面正法,“如”就是如来,如来之正法,所以这个如是指如来,那么正法是如来之正法,所以这三个字,补起来刚好五个字,如来之正法。“几时住”几时就是多久,又将住世多久呢?因为它都是五个字,五个字的。所以语意要连上或连下,稍笥注意一下,这十个字的意思是,天人师的佛将住世多久?,到这里停顿一下,如,就是如来,正法,如来之正法,所以这三个字是贯穿起来,如正法,是如来之正法,这个不解释还看不太懂,又将住世几时,多久呢?
【注释】“善逝”:佛十号之一,“善”是好,“逝”是去,故又称好去,因佛乘如实之道而去,故称好去。诸位,我们一般人,好来好去,古语,好来好去,要好去不简单,好去就是佛,又,“善逝”与“如来”二号正好成一对,以“如来”为乘如实之道而来,“善逝”则为乘如实之道而去,正好彰显佛来去自在之义。“天师”:亦是佛十号之一,天人师之略。谓佛是诸天与人之师。佛应为三界六道之导师,为何只说天道与人道?因六道之中,唯有天与人易发菩提心,障碍较少,易修行证圣果,故称天人师。那么如果你掉进三途的话,那就没办法了。【义贯】佛“涅槃”后,由“谁”住“持正法”?佛将“住”世多“久”?如来“正法”将“住”世多久?
◎【悉檀及与见,各复有几种(96)?毗尼比丘分,云何何因缘(97)?】它这个字实在是太省略了,省略到语意不明,如果没有这些祖师大德,种种的注解来参考,实在是很难去显发佛的深奥的义理。现在的人福报大,这些祖师大德,都很辛苦的注解,查种种的资料,我们也很感谢成观法师,注释这本《楞伽经》,让我们得到一本好的教材,大家都是千辛万苦的,那么诸位,身体健康又有福报,我们来共同研讨,这是修无量劫来的,尤其是《楞伽经》是圆顿上上大法,成佛的法华,开慧的楞严,富贵的华严,圆顿的楞伽。
现在讲“悉檀及与见”,说佛这四种悉檀,悉,就是一切施,檀,就是成就,布施的意思,檀就是成就、遍施,四种成就众生,普遍的施舍,叫做悉檀。悉就是一切,檀就是施,一切施叫做遍施,佛用四种悉檀遍施一切众生,令众生成就,叫做佛的四种悉檀成就一切众生,遍施一切众生。是这个意思。“及与见”诸位,这个注意,这个见,就是五分法身里面讲的解脱知见,这个见是解脱知见,因为前面讲的是佛的四悉檀,还有佛的解脱知见,这个见是解脱知见,解脱知见怎么来的呢?一、必须先持戒,二、要修禅定,三、要开佛的智慧,四、要有解脱,本身要有自证的解脱,证量境界。加起来才有解脱知见,所谓戒分、定分、慧分、解脱分、解脱么见分,诸位,这个我们讲过了,五分法身,戒分、定分、慧分、解脱分、解脱么见分,这五分法身。诸位,要集前面四种的戒定慧解脱,集中四种才有能力达到解脱知见分。什么叫做解脱知见分?就是这个人三业清净,有佛的禅定功夫,有佛的智慧,同时内证解脱,这个时候为了要利益他人,所以有解脱的知见,传导给众生,叫做解脱知见分。所以解脱是站在自利,解脱知见是站在利他的角度,叫做五分法身。这里讲的见就是五分法身,最后的解脱知见分,这个太了不起了。那没有前面的戒定慧解脱,那么就没有解脱知见分。所以这解脱知见分,是由前四个累积而来的。
接下来,“各复有几种”就是悉檀有几种,见有几种,就是悉檀有四种,见有五种,就是戒、定、慧、解脱、解脱知见分。“各复有几种”,就是各有几种,所以悉檀有四种,那么五分法身就是有五种。“毗尼”就是佛为何立这个毗尼律藏,毗尼是律藏,佛为什么要制定毗尼律藏,所以这辈子出家的人,最难能可贵的就是阅读律藏,因为在家居士,很多地方他不能看,皈依、五戒、八关斋戒,还有在家菩萨戒他能看,其他的四分律、五分律以严格来讲,不能看,有的人认为,在台湾有的人认为它还是可以看,广化律师比较主张不能看,所以出家戒就是出家戒,在家居士就不能碰,因为我是跟着广化律师学,报以也是这样告诉大家,台湾有很多人主张不一样,我们也尊重他,所以毗尼律藏比丘分,比丘就是比丘,佛的弟子叫做比丘,分是什么意思,叫做分分得解脱。
诸位,这个分,一般人没有研究过律藏的,他不懂得这个分是什么意思,叫做波囉提木叉,这个波囉提木叉叫做别别解脱,持了一条戒,有一条戒的解脱,各别的解脱,叫做别别解脱,叫做波囉提木叉。一般来讲,讲这个分还讲不清楚分是什么意思,叫做分分得解脱,叫做别别解脱,分分得解脱,什么意思,譬如说,你持一条不杀生戒,那么你就不会得短命报,现在的台湾,你看看,当然发生了事情,少数啦,动不动,你看杀人啦,如果说,我们杀了无量无边的众生,下辈子怎么样,不得解脱。下辈子短命,十岁、二十岁就死掉了,没有长寿的机会。所以这个分是指,佛为何制定毗尼律藏,而让比丘弟子分分得解脱,别别得解脱。是这个意思。如果你持不偷盗,那么你持不偷盗戒,你下辈子就会富贵。诸位,如果你持不恶口,就是说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恶口,那么你下辈子,你懂得赞叹别人,随喜别人,也不会动怒,那你下辈子就会长得非常的庄严,庄严由不动怒而来,简单讲,你这辈子少生气,少责备别人,能够宽恕别人,那么一句恶口绝对不流露出来,那么你的福报天天增加,同时你下辈感得庄严相。无比的庄严,因为你不伤人,你不会伤人。
所以在座诸位,我要劝大家,如果你今天经济好了,那就好了,所以佛门里面有一句话,以福培福福中福,哎呀!这一句话讲得太好了,你今天身上有一点钱,太好了,师父赞叹你,因为你想布施,要印经典,要护持正法,你都有这个机会,穷人没有这个机会,以福培福福中福,哎呀!我利用我这辈子的福报,再继续培福,那你是福报中的大福报的人,有的人想要造福,没有机会因缘,他每天捡破烂,他那有金钱来护持正法呢!我想印一点经典,可是最多出一千块、两千块也不错了,师父也赞叹你啦!有的人是没办法,经济真的是非常困难,所以有钱的人,这辈子碰到佛法,师父特别赞叹你,为什么呢?要布施有的是因缘,要护持正法,有的是因缘。要修福报正是时候,但是如果没有钱的呢!要怎么修福报呢?没有钱的,那就用你的时间、空间,推广正法,用你的时间跟空间,不一定要用金钱,用你的诚心,那你就到处把这个正法散播开来,你就观想,我去种菩提树,种菩提树就是我把这个光盘给你,你因为我送给你光盘,而你来学佛,你这棵菩提树是我种的。
所以在座诸位,不一定用金钱修福,用体力耐力,用自己的时空,也可以修无量无边的福德。或者用这只嘴巴来劝劝大家来学佛,鼓励大家来听经闻法,他果真听你的话来坐在这里,还一直每堂课都到,那么你种得大福德、大福田,所以我们学佛的人,绝对不造业,所以很多的法师,或者居士都很赞叹师父说,哎呀!慧律法师,您这辈子弘法的缘真的是非常殊胜。不管你是国内、国外,海内外,人就是特别的多,我说:很感谢你们的认同跟赞叹,我也很感谢大家的支持,不过我这一辈子一定守住这一句,就是我一辈子都不造口业,尺量地去赞叹别人。而众生的缺点跟我没关系,我也不想去看,也不想去讨论,所以我守住佛陀的戒律,每一个人,我都跟101讲,佛门一个一个好,师父一个人没有办法去照顾那么多的众生跟信徒,所以101的人,我们每一个人,来到这个101,来到文殊讲堂,我们都给他珍惜,都给他因缘,除非他来闹的,他不是为法而来,他来闹的,那我们就用别的方式来处理,还是用本着慈悲心来处理,所以很多人问师父说,为什么法师,您的法缘会这么的殊胜,我都告诉他,因为我的态度柔和,我决定不造口业,没有缘的也绝对不结恶缘,恶口也绝不出于我的身上,所以我统统是讲好话,讲鼓励的话。如果你想,法师你想下辈子因缘好一点,就是这样子啦。
底下说“云何何因缘”,这到底为什么,又是什么的因缘,其立法的因缘是什么,意思就是说,云何就是到底为什么,又是什么因缘,佛立种种的法,何因缘,就是何因缘而佛立种种的法,令比丘持戒清净。“何因缘”而佛立种种的法令比丘持戒清净,诸位,比丘持戒清净,众生有信心,比丘持戒不清净,会让众生失去对三宝的信心,所以,比丘僧团还是要半月半月诵戒的。然后自我的约束啊,要比在家居士严格十倍百倍,再来每年一定要结夏安居。
【注释】“悉檀”:为成就或者是遍施之义。有四种悉檀,谓佛以四法成就一切众生,悉檀就是成就一要众生,或谓以四法遍施一切世间。遍,就是无私,平等施叫做遍施,无所不施,平等心的布施,以第二义,遍施而言,“悉檀”为华文,或者是梵文并立,“悉”是中文,普遍之义;“檀”是梵语,即(就是)檀那之略,布施之义,故合称为遍施。又,佛布教度生之法,不出此四悉檀。四悉檀为:一、世界悉檀:顾名思义就是,佛对根未熟之世间人,随顺其心之所好乐,而说种种法,以利益之,就是先以欲钩牵,再令入佛智,就是,哎呀!告诉他学佛有多么的好处,持八关斋戒一日一夜,六十万世衣食无忧,持八斋戒有多好,一日(一)夜八关斋戒,以此功德,回向极乐世界得中品中生,先讲这些好的一方面,引诱他来学佛,令其易得信受,易入、易行,如持戒、生天之法等,天、就是光明,天者,光明义,所以生天在心,心、光明的人、磊落的人,就能够生天,心、阴险的人,痴迷的人、痴暗的人,那就别想生天了。所以,天者光明义,心光明者生天,所以心怎么样能够光明呢?不要像众生一样百般的计较,诸位,像众生百般的计较,你记得喔,越计较的人,心就越黑暗,斗争心是不断的,这样不要说成佛啦,你下辈子,也不要说生天啦,那下辈子能不能做人,还是一个大问题,得饶人处且饶人,能够宽恕众生就尺量宽恕,有的众生实在真是阿弥陀佛啦!实在是该怎么说呢!不会讲就不要讲,真的实在是没办法,有的众生,实在是很恶质、很恶劣啦!但是学佛,如果你想要成佛咧,想要生天,想要得无量无边的功德,还是要宽怒他,还是要原谅他。要不然怎么办呢。如持戒、生天之法等,称为世界悉檀;
二、各各为人悉檀:什么叫做各各为人悉檀,底下有解释,说“世界悉檀”为针对一全体之人,“各各为人悉檀”则为成就个人而言,因每个人根性欲望皆不同,注意,他这个欲望不是男女的欲望,一定要记得,这个欲望就是他的希求,他的需求不一样,有的人要小法,有的人要大法,有的人要福,有的人要慧,有的人要戒,有的人要定,有的人要慧,所以这不一样,有的人要解脱,有的人要自在,有的人对禅特别有兴趣,有的人对净土特别有兴趣,所以叫做根性欲望不同,有的生生世世都是修小乘的,对四念处特别有兴趣,故其所需之法亦各异,故(所以)佛为不同情况之个人,开示不同之法门,以适合之,令其修习,各各成就,故称各各为人悉檀;三、对治悉檀:前二者为以人而言,对治悉檀为以法性为着眼点,譬如贪欲多之人,则以不净观为对治之方;所以,如果有人死亡以后,土葬,在捡骨头的时候,埋葬了三年五年,在捡骨头的时候,你不妨去看一看,或者是火葬场在火化以后,拖出来就是剩下那一堆骨灰,再来看看我们这个色身,每天排泄出来的是什么东东,这个世间真的无所谓真正的美,全身上下都是不净,慢慢把这些欲望、执着慢慢地放下,瞋恚多,则以慈悲观为对治;诸位,这个慈悲观为对治,就是说,他是我前世的父母,有时候对方嗔恚心多的话,我们就观想一下,说,我比他有福报,我都是这样观想,他气到快中风了,你看,我们好像没什么事情,我比他有福报,我们的心情平静多了,有时候用慈悲观,对不对?实在是观不出来,看到对方在嗔恨,嗔恨心,或者是自己的嗔恨心,也比较大一点,但是有时候用慈悲观,没办法对治的。所以,像师父的话,我都是这样,看到自己的嗔恨心,就觉得说我们很惭愧,是佛弟子,看到别人起嗔恨心,我就觉得我很幸运,我没有像你这样,你气到快中风了,我们没有像他这样子,我们福报很大,还有理性。
愚痴不明因果正理,则以十二因缘观为对治。无明、行、识、名色、六入、触、受、爱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,以十二因缘为对治观,此悉檀为如医师为人看病开药,什么病开什么药,不因为人而有差别,只要病况同,便服同一种药以为对治,故此悉檀为以法性,亦即以众生病种类不同,而示设之种种对治之方,故称对治悉檀;在经典里面,讲一句话很重要的,就说有人修小法而得大解脱,有的人听了大法,却得到一点点受用,全是因为根器不一样,佛在世的时候,有人观照不净、苦、空、无常、无我,他就立刻进入大乘的究竟义,他的根器太利了。
所以,法其实没有什么大乘、小乘,究竟义来讲都是一佛乘,但是因为根器不一样,那么对治悉檀就会不一样,但是法无定法,像在座诸位,你们今天大家都坐在这里听《楞伽经》,有的非常的受用,生生世世是圆顿的根器的很受用,很期待,每个星期六、星期天都来听这个《楞伽经》,很受用,这个是大善根的人,但是有的人听得似懂非懂,不过还不错,因为每个礼拜可以来结一个法缘,来看看这个可爱的上人,坐着听得懂不懂,反正就这样笑一笑就好,结一个善缘,因为将来也要成佛嘛,先结善缘,他常常记住师父这一句话,说听经闻法决定功不唐捐,哎呀!所以这个下大雨也来,像今天下大雨,诸位也来,我们实在是很感动,所以这个对治悉檀,还不是一个固定的,是说小乘根用小法,大乘根用大法,但是有的人刚好相反,他听小乘的人得大法,听大乘的人得到小法,因为受用不一样,在座诸位,也是一样的,就是有的人听到《楞伽经》得大受用,有的人小受用,有的人来结一个善缘也不错。
四、第一义悉檀:第一义悉檀就是究竟义,就是如来自觉圣智,第一义悉檀就是无相真如法,叫做第一义悉檀。讲到究竟无相、究竟真如,唯心所现、如来自觉圣智,统统都是第一谛大空,叫做第一义谛悉檀。这个第一义谛有事第一义谛,叫做性自性,那么也叫做理的第一义谛,事相的第一义谛有七种,理上的第一义谛也有七种,所以事相的第一义谛,叫做性自性,后面会讲到,七种,那么理上的第一义谛也有七种,所以第一义谛悉檀,有分事相的第一义谛悉檀,有分理上的第一义谛悉檀。以上三种悉檀皆为方便示导根未熟之众生,或群体,或个人,或依病不同,而设种种教法,是故皆为权教,以成熟之,待其善根成熟之后,便开示其第一义谛无相真如之法门,令入唯心现、如来自觉圣智。
好,为什么叫做唯心所现呢?把笔放下来,这个是特别的重要,二乘人修的跟大乘人的究竟不一样,重点在哪里,好,诸位看,二乘人修的,譬如说,我们内心攀缘外境,有内、有外,这个你去问泰国的比丘,佛在世的比丘,他一定会跟你讲,我们有能缘的心,一定有所缘的外境,诸位,究竟义不是这样子,究竟义是什么呢?究竟义是所有的正报依报,,都是八识田中所影现出来的,山河大地,是你八识田中同影现出来的,而你把它当用物质,究竟的实体来攀缘,其实那个是你内心影现出来,业力所影现出来的世界,所以你认为能缘的山河大地、日月星辰,二乘人说,我能缘的识心分别,缘所缘的日月星辰、山河大地,大乘不是这样,究竟义不是这样,究竟义山河大地都是你的心,八识心,那你现在用这个七转识的心,去执着八识影现出来的正依二报,叫做自心取自心,你这个能缘的识心,去取外在的业报,八识影现出来的业报的识所影现出来的相,那个还是心。
所以在大乘的究竟义,山河大地都是你八识,第八意识影现出来的正依二报,正报是第八意识影现出来的根身,山河大地也是第八意识所影现出来的,没有内跟外,你现在说我的心在攀缘外境,那是小乘、二乘人讲的,所以,以心缘境,可是大乘,境就是心,以心缘你的心所影现出来的假相,所以,你本来是绝对的真如,心,识心分别不可得,那么能缘境自性本空,所以心本来就是真如,境本来就空,唯是一心,唯是真如,根本就没有能所,可是迷惑颠倒的众生,一直误认为,我们有能缘的识心,有所攀缘的外境,而佛陀说,外境就是心。所以,以心缘心,自心取自心,非幻成幻法。万法的相,外在的相,无非是你八识田中,无量劫来,无量亿劫来综合的一种业报。你今天来讲,你的正报跟依报,都是八识田中所影现出来的,根本就没有能所。我们八识转变出的七转识,七转识就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、未那识,这七转识变成缘内在的八识的种子,种子就是习气,又缘外在的境界,所以把生命变成完全的切割。切割就是一定有个内,一定有个外,所以佛菩萨,什么叫做同体大悲,我们都是第八意识的业感,业力所转换出来的,根本就没有你、我、他,没有山河大地,如果把它碎为微尘,所有的微尘统统是平等。
诸位,佛教讲平等,任何一个角度都平等,一、你跟我都是无常法,平等,二、你跟我都是缘起法,都是平等,三、你跟我都是败坏之相,你跟我都有生老病死,你跟我都是扛着一个臭秽不净的身体,误认为我,叫平等。你跟我,自性本空不可得,还是平等。你跟我都是颗粒微尘,火化以后统统都是颗粒微尘所构成的,还是平等啊。所以,凡夫见相,圣人见体,就是这个意思,凡夫见相,他有能所可以攀缘,圣人见体,他见到真如的心,真如的心就是山河大地平等。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平等,日月星辰平等,花草树木平等,无一法不等,没有一法不平等。如来者,即诸法如义,如来者即诸法如义,如来者,证悟到毕竟空的,即诸法如义,一个颗粒微尘是一法,诸法如义,这个如,一个颗粒微尘就是毕竟空,一棵树就是毕竟空,一座山就是毕竟空,一座池塘是毕竟空,大海还是毕竟空,如来者,即诸法如义,如来是什么意思?没有一法不空,没有一法不达到究竟,所以达到毕竟空寂的修行人,心可以点石成金,心中没有善恶,不落善、不落恶,不落能、不落所,不落能觉、不落所觉,不落能知、不落所知,全是一心、全是真如。
所以大小乘的修行问题出在哪里?问题出在,小乘认为外在的境界实在,我有观照我的内心,用识心来观照,有能观的心,有所观的境,慢慢慢慢,然后不着色声香味触法,达到一种寂灭。而佛陀说实在是不灭,因为我们微细的第八意识种子习气还是存在,还是有变易生死。所以大小乘最大的问题是,小乘承认有能所的观照,能观照的色身,或者是所观照的境界,观身不净嘛,有能观的心、所观的色身嘛,观一切山河大地缘起性空,有所观的境嘛。大乘究竟第一义谛大空,没有这个东西,万法全部是心,八识所影现出来的,根本就没有能所,也没有来去、也没有生灭,我们对空义的道理不懂,所以八识妄动所产生的七转识,转动内在的心使它没有办法寂灭平等,没有办法寂静,一直在苦恼的日子当中过,就是因为我们不了解究竟义,我们把生命切割,我们就是对立。
当我们把心境融为真如,你就是我、我就是你,你有大慈悲的心,可以宽恕原谅所有的众生,伤害众生就是伤害自己,因为众生就是你心中的众生,伤害了一棵树也是伤害你自己的心。简单讲,无缘无故的去伤害这些鸟兽昆虫,也是伤害我们这颗心。是不是?所以站在同体的大悲心的角度来讲,万法都是你心性的一部分,同时是毕竟空寂,整个宇宙就是你的心,你的心就是整个宇宙,整个宇宙都是八识田中所影现出来的正依二报,正依二报全部不能离开我们的八识。所以攀缘来攀缘去,就是攀缘你的心,执着来执着去,就是跟内心里面过意不去而已。那么有了这层唯心所现,看底下,便开示其第一义谛无相真如之法门,令入唯心现、如来自觉圣智。又,亦可说:世界悉檀令欢喜,对治悉檀令灭恶,为人悉檀令生善,第一义悉檀令悟理。
“见”:即解脱知见,为五分法身之一。(五分法身:戒、定、慧、解脱、解脱知见。)解脱知见谓:依戒定慧得解脱之后,更进一步知见自他能以何法而得解脱,以及依法修行后,是否已得解脱,皆能了了知见,故名解脱知见。“毗尼比丘分”:“毗尼”,即佛所制之戒律。“比丘分”,为令诸比丘皆分分得解脱。“分分”,为全部义。如果把它切割叫做一分一分,分分就是全部。但是真正的意思是说,每持一分戒便得一分之解脱,是这个意思,叫做分分解脱。又称为别别解脱,又叫做波罗提木叉。所以如果说分分为全部义,是不恰当,不是真正的戒律的本意。戒律的本意,分分叫做别别,别别解脱,这是真正的比丘,比丘戒律真正真实的义理,叫做波罗提木叉。波罗提木叉翻译成中文叫做别别解脱,叫做分分解脱。所以这个分分不解释作全部,解释作别别,每持一分戒便得一分之解脱,这样解释才是佛的本意,叫做真正的波罗提木叉。
【义贯】佛之四种“悉檀及”解脱知“见,各”“有几种”?又,佛为何立“毗尼”律藏,令诸“比丘”弟子“分”分得解脱,其立法之“因缘”为何?所以这个分分解脱就是持一条戒有一条戒的解脱,这是分分。
◎【彼诸最胜子,缘觉及声闻(98),何因百变易?云何百无受(99)?】◎【云何世俗通(100)?云何出世间(101)?云何为七地(102)?唯愿为演说。】这八句是问三乘的境界,就是声闻、缘觉、菩萨,这“彼诸最胜子”这里的最胜子,包括声闻、缘觉、菩萨,三乘的佛弟子,彼诸最胜子,就是指佛的一切三乘弟子,有时候只有指大菩萨,有时候指三乘的佛弟子,缘觉及声闻。
“何因百变易”,意思就是说,何因就是,为什么能离分段生死,“百”就是一切,或者是叫做入,而入于变易生死,所以有时候那个字,不能按照那个字面来解释,百就变成一百两百,不是,是一切或者解释作入,何因缘而入于变异生死,这样解释才对,那么为何能离,这三乘的佛弟子,为何能离分段生死,而证入变易生死。
“云何百无受”,无受就是不受后有,简单讲,就是入涅槃不受后有,不会再轮转三界六道,不受后有。无受,就是不受后有。所以“云何”为什么?为何能够入于涅槃而不受后有,是这个意思。云何世俗通,云何,就是如何,世俗,就是世俗谛,通,就是通达利生事业,这几个字是在解释,第五地菩萨叫做极难胜地菩萨,这个极难胜地菩萨,是五地菩萨通达世俗谛,因为他要涉俗要利生,不能离开众生,你想要当菩萨,就不能离开众生,离开众生你怎么利益众生呢!当然这个要有自觉的功夫啦,这个还是重点,所以称为世俗通。世俗通,如果这个世俗的底下加一个谛,那就更清楚了。世俗谛通达,世俗谛通达就是第五地极难胜地菩萨。那么这句意思就是说,如何是世俗谛第五地极难胜地通达利生之事,因为他要涉俗,涉入世俗而利益众生。(未完)
楞伽经 01:达摩祖师来到汉地正法眼藏的传承就是以《楞伽经》为印心之据
楞伽经 04:女人都犯一个很严重毛病就是需要人来爱我,这个期盼就叫作妄想
楞伽经05 :这部《楞伽经》是一切佛成佛以后一定会讲的,这个是成佛的重点
楞伽经07 :就算你做了很多的好事,那个也是识心,识性是依他起的不可得
楞伽经08:你今天心境跟佛一样,你的心就是涅槃,涅槃就是你的心
楞伽经10 :经是指佛的心,讲经说法就是显示佛陀的证量境界让你契入
楞伽经11 :见缘起即见道,缘起就是条件所构成,条件所构成的就是无相
楞伽经12 :行善得五十分,包容恶的五十分,这样加起来才叫做一百分
楞伽经14 :个性会害惨一个人,佛性会救一个人,要放弃个性开发佛性
楞伽经15 :习气如同婴儿,你满足他一次他就长一寸,到最后就完全没办法降伏